5月20日,第十七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结果揭晓,青岛农业大学选送的20件作品经过层层评选,从全省81所高校的371项作品中脱颖而出、全数获奖,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3项,获奖数量、质量和获奖学院数量均创历史新高。6件作品满额入围国赛,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第三次捧得“优胜杯”。本次大赛成绩喜人,对推动学校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强农兴农使命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次大赛由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学生联合会主办,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采用线上参赛与线下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共吸引省内108所高校参与,辐射带动参赛学生数量超过20万名,参赛学校、参赛作品、参赛学生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广育良苗 由点到面取得多学科突破
管理学院会计外包1901班迟浩东同学是本届大赛特等奖获奖团队的成员,他思维活跃,喜欢钻研,心里一直有一个“挑战梦”。为了动员更多像迟浩东一样的同学参赛,秉持“以赛促学、以学促用、助力学科发展”的理念,校团委将本次备赛工作前移,提早半年多就在全校层面举办竞赛宣讲会、推介会、专业指导会、经验交流会等,同时深入各个学院调研和挖掘项目,努力将往届成功经验模式推广应用至更多学院、学科。经过广泛宣传动员,各学院师生参赛热情和信心倍增,校赛初赛吸引参赛项目400余个,较往年数量翻倍。“我们的初心就是力争让‘挑战杯’成为更多同学创新实践的平台,成为更多学院学科发展的‘助推器’。”校团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最终,本次大赛中学校获奖作品来源于12个学院,涵盖农、工、文、理、管5个学科门类,涉及机械控制、数理和信息、能源化工、生命科学、社会教育、民生发展、经济文化7个组别,实现了覆盖学院、学科范围由点到面的突破,切实为学校多学科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贡献了力量。
精耕细作 育人为本助力学生成长
“比赛不是目的,育人才是根本”,特等奖项目指导老师、植物医学学院张晓老师这样认为。本次“挑战杯”备赛期间,各学院高度重视,多次组织院内专家指导会、答辩会,提供专门备战间,在学生培养、经费保障、场地支持等方面做到全心服务、全力攻关。在省赛冲刺阶段,校院两级团委邀请校内外权威专家对参赛学生进行深度指导,在文书撰写、线上答辩、着装礼仪等方面下足功夫,精益求精,为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科学规范的组织推进及学院领导、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参赛学生激情饱满、斗志昂扬,以全力以赴的姿态投入到备赛中,团队的专业水准、协作能力、心理素质逐渐增强,最终凭借过硬专业知识、扎实科研水平以及精彩现场答辩取得优异成绩,展现了农大学子的青春风采。
缘起“挑战杯”,志同而道合。一群精于科研的指导老师、勤恳实干的共青团干部、拓新笃行的青年学生们因大赛聚到一起,碰撞出了绚丽的科创火花,青年学子们增长了专业知识,拓宽了学术视野,培养了创新能力。
牢记使命 以赛促创服务“三农”发展
本次大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隆重举行,以“青春筑梦 科创强国”为主题,既为同学们提供了创新实践的平台,更是激励广大学子科创报国志向的思政课堂。带着“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目标,校团委在遴选和改良项目过程中锚定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前沿科技成果,精准服务“三农”发展需求。特等奖获奖项目、机电工程学院《适应盐碱沙地的高精准油莎豆联合收获技术与装备——大豆可替代油料作物与盐碱沙地适应性作物的农机装备》项目聚焦盐碱沙地综合开发利用,创建了团聚体破碎与分离的技术理论体系,突破了基于油莎豆收获机械专用装置协同作业的关键技术,研制并推广应用了适应盐碱沙地的高精准油莎豆联合收获装备,切实用科技守护百姓粮仓、助力乡村振兴。多年来,机电工程学院以“挑战杯”等科创赛事为平台,组织学生团队围绕农业生产需求,在精密播种与高效联合收获的核心技术上不断突破,将强农兴农的誓言扛在肩上,落在脚下。
本次大赛中学校参赛项目涉及粮食安全、种业发展、生态保护、巩固脱贫成果等关乎国计民生、乡村振兴的关键领域,学校以大赛为契机,引领广大学生发挥农业高校专业优势,以赛促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三农”事业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国家级学科竞赛顶级赛事,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青春不息,挑战不止,多年来,数万名农大学子以大赛为起点,一路成长,一路收获,向着科学高峰不断攀登,向着科创强国勇毅前行。
附获奖名单:
奖项 |
学院 |
作品名称 |
作者 |
指导教师 |
特等奖 |
植物医学学院 |
中国蚊类昆虫的分类研究——新种的发现及进化问题解析 |
马烁、邵嘉琦、高港、徐圆圆、钱星仰、慈婷婷、张艳丽、江烨 |
张晓、康泽辉、焦健 |
特等奖 |
机电工程学院 |
适应盐碱沙地的高精准油莎豆联合收获技术与装备——大豆可替代油料作物与盐碱沙地适应性作物的农机装备 |
朱浩、谭营、李成鹏、时延鑫、郑效帅、赵壮、李超、孙亚宏 |
何晓宁、王东伟、杨丽丽 |
特等奖 |
管理学院 |
巩固脱贫成果背景下果农标准化行为对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
冉昊杰、王丹、张若兰、迟浩东、周小森、王月苑、陈澜心 |
贾永超 |
特等奖 |
机电工程学院 |
上山进棚巧播种——气吸式蔬菜精密播种机 |
杨亮、张鹏程、邱祝川、张文欣、张振宇、贾松涛、段凯翔、潘永菲 |
王方艳、刘兴华、许菲菲 |
一等奖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粮食中真菌毒素双重检测试剂盒及设备 |
王琦、颜春蕾、谢安然、王彦伊、孙扬、苏杭、宋颢璇 |
吴薇、杨庆利 |
一等奖 |
机电工程学院 |
智能花生种子精选技术与装备 |
孙祥宸、徐鹏飞、兰光泽、张德成、张瑞、马国林、郎秀丹、卢玉伦 |
员玉良、王家胜、王东伟 |
一等奖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创作热的“冷”思考——全民阅读背景下网络文学类型化创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
于轲轲、崔红飞、贾琪、李家川、郭淑慧、王家祺、张博伦 |
王越、李超 |
一等奖 |
机电工程学院 |
肉鸭分布式养殖高含水率粪污处理调研分析 --以占全国肉鸭养殖量1/6的沂南县为例 |
李冬杰、董成、张春晓、张梅、左百强、陈言鑫、赵世淏、李永超 |
熊伟、张怡、王东伟 |
二等奖 |
管理学院 |
“四轮驱动”跑出泗水乡村产业振兴加速度 |
李子涵、丁卓智、宋启佳、方明宇、张汉文、尹衍超、朱鹏安 |
王存鹏、郑丹 |
二等奖 |
建筑工程学院 |
“再”接再“蛎”生态混凝土人工鱼礁 |
孔佳丰、张思雨、孙嘉卿、李九宏、谢子茜、马广源、郭晨、王智鹏 |
全洪珠、姜涛、林鑫 |
二等奖 |
化学与药学院 |
可视化高通量农药快检-基于低成本仿生催化剂的抗干扰检测试剂盒 |
夏竹青、张玉翠、梁欣、边旭晖、康玉杰、魏士倬、任雨健、任蒙蒙 |
韩磊、王海霞、辛鑫 |
二等奖 |
机电工程学院 |
让农田说话—自走式氮磷钾实时测量和指导精准施肥定向技术与装备 |
纪瑞琪、王海清、王悦涛、任德港、胡延瑞、刘勇、李明辉、徐圣林 |
岳丹松、官洪民、何晓宁 |
二等奖 |
农学院 |
玉米根际解磷真菌的筛选及促生效果研究 |
万小能、丁震湘、安慧玥、杜雨婷、刘梦凡、贾莎莎、李增旭、杨晶莹 |
孙青、姜雯、孙雪芳 |
二等奖 |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
高纯度天然透明质酸的制备 |
高磊、王毅飞、田君、张帆、马晓辰、赵佳琪、于水天、王文岐 |
陈伟、王致鹏、李琳 |
二等奖 |
动物医学院 |
“硒”有战甲-壳聚糖硒保卫畜禽生产 |
孟海蓝、吴修肄、刘守栋、韩朵朵、王乐辰、王嘉宁 |
陈甫、王传兴 |
二等奖 |
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基于Arduino的绘图机器人 |
高连义、王传铜、付文泽、孙超凡、尚浩、王衍兴 |
油海东 |
二等奖 |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
塑战塑决:山东半岛海洋塑料污染调查与治理——基于政府-高校-社会三方联动的高校主体实践 |
张锦涛、郦晟烜、霍翠月、李群刚、毛润南、宋佳怡、栾晓辰、张天译 |
李琳、王光炬、郭恩棉 |
三等奖 |
资源与环境学院 |
“蚓”药归经 —— 一支用于番茄灰霉病的“土”疫苗 |
毕清扬、王沛潇、王浩然、田继君、韩丽、潘佳琛、付梦玥、袁永琪 |
张小梅、祁琳 |
三等奖 |
化学与药学院 |
逆”水“冲浪 抵”锂“前行——2.8V水系可充电池的构建 |
高同、孙宇、解明昊、孔淑婷 |
苏凌浩、黄海红 |
三等奖 |
化学与药学院 |
反应瓶里的“光合作用”—潜在药物活性分子β-取代吡咯的绿色合成 |
杨婷婷、刘玲慧、周蓉蓉、孙昌慧、乔影 |
安孝德、史雪辉 |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