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精神,引领广大研究生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2024年暑假期间,我校多个科技小院师生奔赴内蒙古、宁夏、新疆及省内多地市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农户培训、科普推广等活动,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和当地农民打成一片,把实验搬到生产一线,不断推进农业新技术落地应用、农业绿色高效生产,助力区域发展和乡村振兴。
农学院以科技小院建设助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农学院3个科技小院的5名导师、13名研究生奔赴莱西、即墨、平度、莒南、威海、枣庄等多地开展社会调研、新技术和新品种试验示范、农业技术科技服务等活动,通过积极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业大赛、2024年全国研究生乡村振兴案例大赛等竞赛,举办“2024年高素质农民经营管理型培训班”“脱毒甘薯种苗繁育及生产技术集成”培训会。
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山东平度花生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团队以花生新品种科研成果投身创新创业,获得省赛银奖;在2024年全国研究生乡村振兴案例大赛中,山东莱州甘薯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团队获入围奖。此外,平度花生科技小院还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科普活动和技术指导200余次,山东莱州甘薯小院则利用暑假建成示范基地4个,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3000多亩,与莒南县、威海市经济开发区达成共建甘薯脱毒快繁中心和创新创业基地的共识。
草业学院开展科技小院助力产业发展志愿服务活动
山东无棣苜蓿科技小院的2名导师、9名研究生分别奔赴内蒙古鄂尔多斯、宁夏银川等地开展“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举办技术交流座谈会12场。活动中,师生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牧草种植情况和产业发展现状,了解牧草种植过程中的问题和需求,并与当地企业农户探讨提高牧草产业附加值、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无棣期间,小院师生通过专题宣讲“草棉轮作”高效种植模式、黄河流域盐碱地改良技术等先进理念和技术,提高当地企业、农民对行业产业发展及牧草高效种植技术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同时,为当地牧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乡村振兴暑期科技小院志愿服务活动
山东青岛刺参科技小院的10名研究生赴青岛瑞滋集团开展“微生态助力海参养殖焕新颜”暑期志愿服务活动。研究生志愿服务团与科技小院的常驻研究生积极进行对接,在行业导师的带领下,举办了海参育种和新品种培育交流座谈会,现场观摩了瑞滋集团海参养殖基地,并亲身体验海参养殖车间工作。师生们发现了海参苗种生产及养殖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了解了刺参养殖业发展情况。团队还对企业养殖工人和养殖户进行调查采访,向技术人员普及抗生素滥用危害及替抗养殖技术。
动物科技学院科技小院师生开展暑期培训和专业实践
山东文登奶山羊科技小院的3名导师奔赴新疆库尔乐市参加《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羊分会-2024年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并到古勒巴格乡同富养殖园区调研肉羊繁育及饲养管理情况。同时,老师们带领学生前往济宁金乡进行调研,并给养殖户开展养羊实用新技术培训,示范推广地源性非常规粗饲料半干氨贮技术及TMR饲喂技术,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科技小院师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性地提出了奶山羊围产期及羔羊期应激调控方案、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并已经开始试验,积极为养殖户提高奶山羊成活率、提高产奶量、改善乳品质等提供技术支撑。
山东蒙阴梅花鹿科技小院的6名研究生在导师赵海平教授的带领下常驻科技小院进行专业实践,协助当地企业解决梅花鹿长途运输应激预防、生物安全防控等技术问题。同时,师生团队积极围绕繁育体系构建、本地优势特色饲料资源开发利用、产品质量评价和生物活性成分高效提取工艺等产业需求开展科技攻关,以期建立区域内梅花鹿引种、繁育、养殖、疾病防控、产品分级和加工等配套技术体系,为全县鹿产业全链条发展提供人才、技术保障。
山东青岛琅琊鸡科技小院学生在王述柏教授带领下参与种蛋孵化、雏鸡的性别鉴定、饲养管理、疫苗防疫、饲料配制等工作,开展了相关研究。由于琅琊鸡饲养过程中缺乏相应国家或行业标准,团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针对琅琊鸡肉用品系营养需要量、不同阶段琅琊鸡肉用品系适宜的营养水平等开展研究工作,为琅琊鸡饲粮的合理配制提供科学依据。
生命科学学院科技小院师生开展暑期培训及试验田建设助力当地农业发展
山东莱西葡萄种苗科技小院的师生们通过举办农户培训班、现场观摩等形式,针对当地农民在葡萄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绿枝嫁接等实际问题进行解答和现场示范,切实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和生产效益。小院成员还集体参加了青岛市农技协领办人培训班暨科技小院观摩活动,同其他科技小院成员进行交流,探讨科技小院建设与发展。
山东莱阳平菇科技小院师生在莱阳开展了平菇、大球盖菇、木耳、灵芝、块菌等多个食用菌品种的实验工作,为食用菌品种的本地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园艺学院科技小院师生积极开展科普培训及技术指导
园艺学院9个科技小院的9名导师、10名研究生奔赴威海市文登区、临港区、青岛市崂山区、莱西市、平度市等地开展科普培训及技术指导活动,举办了“茶叶生产技术培训”“蓝莓高效栽培技术”“设施葡萄产业化关键栽培技术”“威海苹果果园管理技术服务”等系列活动。小院师生深入田间地头,解答农户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为农户送去“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的贴心服务。小院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不断加强,为我省园艺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持,助力我省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山东青岛海青茶科技小院首席专家胡建辉带领研究生参加了崂山区“智慧农业,振兴乡村”科技服务下乡培训活动、青岛市2024茶叶品质感官审评研究沙龙活动、2024年青岛白茶茶王赛等活动,讲授了“茶树品种选择与茶园种植管理”“茶叶感官审评与计分”等内容,培训从事茶叶生产技术人员100余人次,将知识传授给广大农民朋友,让更多茶农了解和掌握无性系茶园的种植管理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六大茶类的感官审评方法,提高自身种植、加工和评茶水平。
山东莱西葡萄科技小院师生对‘阳光玫瑰’葡萄套袋后管理进行了技术指导,给出预防结果枝过早木质化和与预防果实软化的具体方案。山东青岛蓝莓科技小院,为企业提出了蓝莓短低温优良品种选育、蓝莓基质改良、水肥一体化和果实品质调控等关键技术试验方案,在品种筛选、技术创新、良繁体系建设、“三产”融合和品牌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两个小院的师生还分别开展了“蓝莓高效栽培技术”、“设施葡萄产业化关键栽培技术”科技培训活动,在现场解答农户生产中困惑的技术难题同时也培养了研究生的使命担当和“三农”情怀。
山东威海苹果科技小院团队在首席专家徐晓召教授引领下,深入威海市文登区基地、威海临港区汪疃现代农业产业园、威海新元果业及莱西市高松家庭农场,开展“2024年科技小院暑假工作系列活动”暨威海苹果果园管理技术服务。小院师生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人员普及苹果苗木繁育等生物学知识,详细了解苹果的种植生长状况以及病害发生情况。师生们通过对基地的实地考察与数据收集,全面掌握不同品种苹果苗木生长的信息,从而为苗木繁育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除此之外,科技小院团队还前往威海临港区汪疃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为期五天的“三下乡”实践调研活动。
资源与环境学院开展暑期科技小院系列活动
山东崂山茶科技小院的师生对崂山区园地和耕地进行土壤利用情况调查,采集崂山区耕地和园地0-20 cm、20-40 cm 土层的200个点位共400个土壤样品,完成2024年度崂山区王哥庄街道5000批次的蔬菜、水果、茶叶等种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同时,师生还参加了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举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培训与竞赛,举办2024年崂山区“智慧农业,振兴乡村”科技服务下乡系列活动、2024年崂山区农业技术培训—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培训班、2024年崂山区农业技术培训—农药化肥使用技术培训班。
目前我校已获批三部委支持建设的科技小院24个,在获支持建设科技小院数量中位列全国第8位、全国农业类高校第5位,省内高校第1位;获批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20个,其他在建科技小院67个。已获批的科技小院技术覆盖小麦、玉米、胡萝卜、花生、奶山羊、梅花鹿、猪、德州驴、琅琊鸡、五龙鹅和水貂等20余个产业。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完善管理机制,着力推动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助力青农学子成长成才。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