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7月12日至8月5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青春黄河行,法护文化兴”赴山东沿黄九市实践服务团对山东境内黄河沿岸9个地市开展社会实践。
文化行:传承沿岸历史文化
7月23日,成员们赴聊城市进行调研。东阿县团委副书记崔强出席活动并带领成员们一起参观了中国阿胶博物馆、东阿阿胶工厂,亲身体验阿胶制作过程,感受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因黄河水滋养而更具营养价值的东阿阿胶的独特魅力。
成员们还先后走访了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淄博市高青县黄河楼、东营市黄河文化博物馆等六处文化博物馆,实地调研水泊梁山风景区、东阿县大秦水库、莱芜市水文中心、黄河入海口生态旅游区等,深入了解黄河沿岸九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探索黄河对当地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成员们面向各地不同年龄层居民分发调查问卷、宣传海报、宣传手册等,了解当地居民对黄河文化的了解程度,用实际行动呼吁大家,保护“母亲河”,传承黄河文化!
普法行:保护黄河生态环境
实践团成员们先后前往菏泽市鄄城县最大的黄河滩区脱贫迁建社区六合社区、泰安市东平县黄金水岸社区等,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普法宣讲活动,活动吸引了百余名青少年参加。活动中,成员们介绍了黄河流域遗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普及了黄河保护法律知识,组织了以黄河保护为主题的“变废为宝”“五谷画”“非遗漆扇制作”等十余种动手实操活动,发放普法宣传册百余份,引导青少年们了解黄河文化、保护母亲河。
生态行:走访沿黄生态廊道
实践团成员们先后来到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聊城位山黄河湿地公园、济宁市梁山县“河和之契”黄河风景道等依托黄河的流淌而沿岸建设的黄河绿道,漫步于黄河之畔,与当地居民交流,共同探讨沿黄生态廊道对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旅游发展、生态绿色环保等各方面带来的推动作用。成员们也亲身体验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美丽生态环境,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青春黄河行,法护文化兴”赴山东沿黄九市实践服务团跨越山东9地市,历时25天,先后走访基层社区9个、博物馆6所、水文中心2所、黄河风景区4处,开展各类实践活动24次,访谈十余次。服务团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社情调研、普法宣传、文化保护与传承等内容,开展了法治宣传、普法宣讲、问卷调查、非遗文化体验等系列活动,深入挖掘山东境内黄河文化的丰厚底蕴,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感受“母亲河”对沿岸人民的哺育。下一步,成员们将继续以志愿服务为载体,齐护黄河安澜,共建美丽中国。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