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校报

车艳妮:挖掘深藏在古籍中的“知识宝库”

时间:2021-07-22

“谱既就,两间菁英亦几收而罗之楮墨中矣。间披往籍,得超然物外、不染世氛者三十余人。逸韵高标,芳留千载,其视予谱群芳之指,暗相符合,遂欣然执管而勒之卷首。”这是古籍《二如亭群芳谱》中往哲芳踪小序中的一段话。序言雅致、内涵丰富、诗文典故众多,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古代农书。

  

2021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立项结果公布,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车艳妮老师的重点项目“《二如亭群芳谱》读本整理与研究”获批,实现了学校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零的突破。
《二如亭群芳谱》是明代王象晋先生所编纂的一部农学专著,是我国古代农书之集大成者,具有较高的古典文献学价值。全书以“元、亨、利、贞”四部为基本构架,分天谱、岁谱、谷谱、蔬谱、果谱、茶谱、竹谱、桑麻葛谱、棉谱、药谱、木谱、花谱、卉谱、鹤鱼谱等十四谱,对四百余种植物的生态习性、栽培种植、食物加工技术、中药炮制技术等进行了记录描述,还大量引用诗词文赋与典故,将植物与个人性情、生活理念、知识趣味相联系,并加以研究、鉴赏、利用。内容涵盖了农学、园艺、林学、文学、医学、餐饮等多门学科,可作为众多学科古代文献研究的重要资料。

  偶然获得,激发兴趣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车艳妮老师,对古籍的整理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的爱人刘庆超是我校园林与林学院的一名老师。张启翔教授是刘老师在北京林业大学的导师,他在讲花卉品种分类这门课时,常常谈及《二如亭群芳谱》这本书。后来刘老师从柳清泉老师处得到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的繁体电子影印本。“我在拜读时,深感其家国情怀,家国天下事不曾有一刻忘怀,吾辈当读其书而见其义也。”在谈及研究这个项目的初衷时,车艳妮老师兴奋地说。但是这本古籍晦涩难懂,非专业人士几乎看不懂,所以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从这本书中获益,又因该专著涉及园林专业知识,遂与刘庆超老师一起,于2014年着手对这本古籍的整理研究之路。

那么这本书到底有何独到之处呢?车老师称其为一本有“人情味”的书,更是“一座知识宝库”。作者王象晋创作的这本农书著作的涉及面非常广泛,除了像一般农书一样提及农业栽培技术等,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向整理了大量的、详细的诗词文赋,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他“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精神思想。“读他的这本书,就像是在感受他的人生经历和精神思想。”车老师情真意切地说道。除此之外,《二如亭群芳谱》还涉及诸多药方以及一些实实在在有益于人民的生活常识,比如姜和萝卜如何吃才能发挥其药用价值等。农业要关注国计民生,王象晋的这本书就将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受小人诬陷后离开官场,回到家乡躬耕南亩,王象晋过起了十余年的田园生活。他经营着二十多亩地,通过亲身种植,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耕地经验,并结合自己读的历代书籍,一字一句著成了《二如亭群芳谱》,他爱国爱民的情怀也从中体现。从另一个层面讲,这本书也是王象晋人生经历的一个写照,正可谓“书如其人”,这也是车燕妮老师如此感兴趣并花费巨大心血去整理这本书的原因。

  呕心沥血,苦尽甘来

《二如亭群芳谱》全书近80万字,繁体字,竖版,无标点,语言晦涩难懂,诗词典故量巨大,内容庞杂,整理难度巨大,车艳妮老师无数次感觉自己精力不足。“但是越看这本书越觉得值得现代人借鉴,就像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需要什么就去挖一点,所以我觉得我一定要把它整理好。”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直支撑着车老师完成这项巨大的工作。“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静下心来,以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态度,发扬‘冷板凳精神’,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是车老师给每位同学的寄语,也是她对自己一直以来的要求。

当谈及两位老师对该书具体的整理过程时,车老师说:“我们先将原书79万余字录入电脑,然后为全书加上现代标点。接下来最困难最繁重的任务就是加注释。”注释整整有一万三千六百余条,60多万字,且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包括生僻难字的注音释义,所引文献的出处,所引诗文中的典故,所引诗文与传世文献中有不合之处的校勘说明、名物制度、文化习俗等。例如,在书前毛凤苞的小序里有一句“陆师农之《埤雅》”,陆师农应校勘为陆农师,即宋代学者陆佃,字农师。由于《二如亭群芳谱》中所引文献经史子集无所不含,儒释道广泛涉猎,天文地理历史历法玄学药学一应俱全,要注释的内容很多,也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尤其是作者所引的诗文与传世的文献有很多不同之处,所以需要格外仔细地对照传世文献进行注释说明。从整部专著全部文字录入电脑,再加现代标点和注释,两位老师几经修改和校勘,数年艰辛,系统地完成了对《二如亭群芳谱》的整理、审定、校勘、注释等工作。总计注释13600余条,60余万字,最终完成的文本高达140余万字。

潜心钻研,言传身教

“坐得十年冷板凳”,提到古籍整理工作时,车燕妮老师说到了这样一句话。因为古籍本身是晦涩难懂的,古籍整理工作也比较枯燥。一般人很难耐得住这份枯燥,也就很难坚持下来。但车老师对于这方面有浓厚的兴趣,读书时就选择了一般学生不会太感兴趣的训诂学专业潜心学习。研究古书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是对这件事情的热爱。“在文学方面其实是很难做出成绩的。”车老师说到。但是她苦心研究,数年如一日地坚持着,终于在这个她认为很难出成绩的领域有了一番作为。学生们知道车老师整理《二如亭群芳谱》之后,也纷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让中文专业学生通过这本书对古籍整理产生更大的兴趣,让农业方面专业的学生通过这本书学到更多的知识是车老师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车老师温文尔雅,课堂风格很温和,但又很有吸引力。在课下的时候会很积极地和我们交流,解决我们的疑难问题,也会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一些建议。”车燕妮老师的学生这样说到。对古籍的发掘和研究整理是对历史的探索和继承,深化了文学研究立足史料文献的理念。这一工作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也是“存亡继绝”的重要补充。

四百年前古籍的故事正通过车艳妮与刘庆超两位老师之笔如泼墨般展开,在今日焕发出新的生机。

原载《青岛农业大学报》2021年第11期

原文链接:http://qauweekly.ihwrm.com/index/article/articleinfo.html?doc_id=3700433

  

Baidu
作者:学生记者 祝薇 盛佳昊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