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校报

我的大学印记——青春难忘︱忆求学往事

时间:2021-07-05 来源:宣传部

在时间的长河里,有些往事已被冲到了记忆的彼岸,有些事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可是在莱阳农学院三年的学习时光把我带到了一个遥远而难忘的回忆中……

青岛农业大学是我的母校,是我学习专业知识和入党成长的地方,也是我一生工作、生活、退休的地方。在这里,我度过了我的中专和大学时期,成为人民教师、党务工作者。

1963年8月1日凌晨3时,18岁的我怀揣着《莱阳农学院录取通知书》、户口迁移证明、团员组织关系转接介绍信及家中仅有不足五元钱,怀着憧憬和梦想,第一次出远门,背上行李,告别了母亲,从家乡文登县一个小乡村出发,披着星星,步行近30里山路到县城汽车站坐客车到莱阳农校兽医专业报到。

汽车经过近五个小时的颠簸,下午三时来到母校前身莱阳农校。

到了学校,我这个在胶东半岛东边小山村里长大的孩子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心情非常激动。学校像座特大的花园,绿树成荫,静谧安适,在一排排粗壮高大帅气的青杨树绿荫笼罩下,到处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砖石红瓦房;教室宽敞明亮,道路虽是沙土路但平整干净;学生宿舍前的长绳上晒满了被褥和随风飘扬的衣服和床单;校园的操场边上、篮球架底座上、校园食堂院子周围、校园东北角山坡的高大松柏树下,矗立着明清、民国时期的文官武官立像和石马、石羊、石狮等,雕刻精美、引人入胜;校园北山空旷荒地上,还有不少上世纪以前的石碑,更让我感到学校校址的神秘和神圣。难怪莱阳城里的人都说小河口我校址处是块风水宝地,出人才,是个让人敬仰、怀念、自豪的地方。

我入学时学校共有学生349人,当年招收学生185名,是1958年创办的莱阳农学院下马改办中专后,招收的第一批中专生。当时学校设农学、果树,畜牧兽医、会计统计四个专业,学制三年,除会计统计专业学生毕业全国分配工作外,其余专业学生都来自农村,实行“社来社去”。

来自农村的学生家庭条件都不富裕,都保有贫困农家孩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平日里省吃俭用不多花一分钱。不少同学都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一双袜子补了又穿,穿了又补。班级同学凑钱买理发工具,相互理发剪发,很少有人买过零食,从未到饭店吃过一次饭,就连写信贴八分钱的邮票也要掂量一下,从不浪费一张白纸,每张纸始终都是书写正反两面,女同学也从不化妆。

曾记得,那时国家免交学杂费,吃饭、住宿、看病也不收费用,困难学生还有助学金,每人每月粮食定量标准为36斤,学校发放饭菜票,粗粮70%,细粮30%。学校和食堂非常重视师生的伙食生活,想方设法让同学们吃饱吃好。

我家兄弟姐妹8个,年少丧父,家境极为困难。艰苦的生活环境培养了我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坚韧自强的性格。在校三年多,我一直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为把助学金让给更困难的同学,我从未伸手申请助学金。三年来,为节省寒暑假往返路费,假期很少回家,在校传达室与值班室的工人石大爷一起值班,分发全校师生员工的报刊、信件、电报单、邮寄单等,吃住就在传达室的小炕上,在工作之余还可抓紧看书学习。

在校期间,班上的同学相互关照,心心相通,互尊互让,彼此之间情同手足。同学家人来探望,家里带来的土特产,假期返校带回的土特产,都是宿舍同学共同分享。平日里你帮我洗衣服,我帮你收被子,一同学遇到困难,大家都尽力相助。同学生病了,大家都关怀备至,问寒问暖、打水、送医、取药、定做病号饭。

曾记得,每班都有一个固定教室,学习三年,教室、课桌、坐位、同桌皆固定,从未调换。一个班学生约30人左右,大家心无旁骛,不谈恋爱,专心读书,奋力拼搏,一心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为农业事业的发展增砖添瓦。学校扎实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精神给了学生有力的支持。那时,同学们孜孜不倦地学习,晨曦中、教室里、大树下、台阶上、操场上、北山僻静处,处处一片学习景象,在学习期间几乎很少有人请假、旷课,从没有出现过考试不及格现象。由于没有手机、电脑等设备,课堂之外,获取知识的渠道主要是去图书馆借书,图书馆又简陋没有阅览室,师生都是将图书借回看。做实验时,同学们都一丝不苟,认真填写实验报告。为了搞好学习,同学们很少休节假日、星期天,大都在教室,家畜解剖室、实验室学习,或到校兽医院、猪场、鸡场进行实践。为节约时间,大家很少到莱阳城商店买东西,有的同学到城里办事或买东西都提前问同学们打招呼,以便捎带购买。同学们都把教室当成家,除睡觉外,几乎天天都呆在教室里,早自习,晚自习,教室里都不缺一人,鸦雀无声,只听到翻书声和写字声。学校在教学中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际操控能力,经过三年多的学习,班上的同学基本上掌握了所学知识,未毕业前已能帮母猪下仔,给牛马分娩接生,给畜禽防疫、诊疗疾病和给家畜做手术。毕业后班上的同学都能胜任所担任的工作,并成为业务和其他工作上的脊梁。

曾记得,周六晚上学校都要在校园露天场地上放一场电影。同学们都带着凳子,以班级为单位,按学生会的安排依次坐好,教职员工及其家属小孩儿都来看电影。在那个没有电视网络的时代,看电影是师生员工的唯一期盼和选择。有时学校周围的职员群众和其他学校的学生、职工也跑来观看,放映场地内外人山人海,有时同学们跑6里路去学校河东岸的吴格庄村驻地的解放军145医院去看电影。师生员工从电影中感悟党的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学习工作斗志。

当时学校建有田径队、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自行车队、文艺队、管弦乐队、军乐队、舞蹈队、腰鼓队等。这些队在体育教研室曲仲彦、胡鸽群两位先生的组织、领导、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常年坚持活动,认真排练,在校内外及省的比赛中均取得可喜成绩,活跃了校园文化和师生的文体生活,同时也极大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在每年一届的校运动会上,各专业,各年级,各班级都是你追我赶,互不相让。为了保证班上的参赛同学吃饱吃好,创造好成绩,同学们自发地为参赛同学捐献

粮票,饭茶票,为他们服务,打洗脚水。我班学生苏善君、邹玉兰、袁可洲、刘显境、郭惠民、于增华会同徐立、唐匀平、李文烈等老师和兄弟班级的有关同学,成立了业余小剧团,自编自演师生喜闻乐见的吕剧等剧种有关戏剧节目。每次演出学校礼堂座无虚席,周围过道都挤满了人。

学校作息时间以敲钟为号,在南门传达室西侧一空地上一高大的树叉上挂了一口铁制大钟,门卫石大爷兼任。清晨起床及晚自习后熄灯休息时,由于夜空寂静,听到的钟声尤为宏亮,校周围10余里范围内都能听到这一钟声。除星期天外师生每早都要跑早操,校园上空传出师生震耳欲聋有节奏的口号和跑步声,这些声音划破夜空传,向莱阳城,向莱阳人民展示了莱农的校风校纪,展示了师生团结、拼搏、进取的精神。通过这些文体比赛,培养了同学这种团结友爱,浓郁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大家为能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里而感到自豪。

曾记得,学校各级领导和老师与我们学生一起修路、修操场、清扫校园卫生、植树种草;一起到农场、果园深翻土地,收玉米、割小麦刨花生,给果树授粉、拤花、疏果、摘大梨、摘苹果;一起下乡到有关县和队进行义务劳动;一起为职员群众的畜禽防疫,诊病治病,一起为学校建设发展出大力,流大汗。

在劳动时,同学们都是争先恐后,从不保留体力,因为这些同学都来自农村,从懂事起就跟随父母上山下地劳动,大家对劳动已习以为常。在农场果园劳动时,同学们都自觉遵守劳动纪律,没有同学去偷吃瓜果,哪怕从树上掉地上的果子,同学们也不会去捡,指导同学干活的工人师傅见状,在同学们休息或劳动结束,有时相送一些水果给同学们吃,同学们与农场、畜牧场、果园的工人师傅的关系都非常好,有不少工人师傅都能叫出同学们的名字。

同学情、同学爱,58年后仍不能忘怀……曾经的同学们,毕业离校时都痛哭流涕,难舍难分。每当看到这些毕业合影照时,有时都流下热泪,怀念当年在莱农的学生生活。

愿学校历届新老校友在庆祝母校诞辰70年和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不忘初心,秉承理想和希望,勤奋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再次扬帆起航!


原载《青岛农业大学报》2021年第6期
原文链接:http://qauweekly.ihwrm.com/index/index/index.html?release_id=175278&paper_id=942558

Baidu
作者:离退休工作处 牛文梓 编辑:杨宗玲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