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校报

2020届优秀毕业生的成才故事

时间:2020-07-29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报

在人生的重要节点——大学即将毕业之际,有的人选择考研,继续深造;有的人选择报考公务员,在国家岗位上贡献力量;有的人选择就业,在工作中磨练自己。以下几位优秀毕业生虽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从大学这个港口启航时,他们都将成为各自海洋上勇敢的舵手。

张文芳

张文芳:成功跨考,从不言弃

“考研期间,我一星期使用手机的时间仅有四五个小时,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记单词。”她就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1602班的张文芳,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以优异成绩顺利跨专业考入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与发展学院的农村发展专业。

张文芳说:“我是一个农村发展的见证者,我的家乡在五年的时间里从人人住小平房变成了家家有小洋楼,医院、学校、超市和养老院一应俱全。”于是,她决定跨专业考研。

跨专业考研的过程漫长而又艰辛,她说:“就是这个过程,疲惫、希望,还有迷茫、期待,都糅杂在你的身体里,相互碰撞。”与学习日夜兼程的日子,虽然长时间背书让她长了声带小结,却给了她深深的满足与幸福感,“我对弄懂、背过一个知识点的满足感上瘾。”备考过程中,张文芳的内心也有过波动,看到身边有的同学就业应聘成功,曾经怀疑自己,如果考研不成功,岂不是错过了就业的机会?“但是我既然选择了考研,就心无旁骛,专心备考。”

提到对未来的展望,张文芳说:“未来我依然会坚持每天学习,争取继续深造读博士,为国家的农村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李世豪  

李世豪:收拾行囊,走向基层

大学四年的经历,让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合作营销)1601班的李世豪从那个腼腆、不善言谈的懵懂少年,变成了如今满怀激情与理想走出校门的时代青年。也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找到了一条在农村实现人生价值的路。

为什么要报考选调生?农村出身,深知农民的苦与累;所学专业是农村区域发展,对乡村振兴满怀期待;加之大学四年的学生干部经历,萌生报考公务员的想法,对李世豪来说似乎是自然而然。“选调生就在这时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它既可以到农村工作,又可以发挥自己学生干部的能力。”李世豪说。在了解到自己满足报考条件后,他便毅然选择了报考选调生。

获得学长学姐的建议后,李世豪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计划,并在大三的暑假将其实施,通过听网课学习基础知识,了解题型。九月份开学后,他便开始了行测之路。李世豪说:“资料基本上全部做过了,但还是会出错,所以一定要做到十分熟练。”为写好申论,李世豪选择报考申论班,进行七天封闭训练。就这样他一直备考到2019年11月底参加国考,12月初参加选调,2020年1月初进行选调面试,当天公布了结果,便进入了体检范围。

问及毕业感想时,李世豪对自己在大学认识的人和经历的事心怀感激,说道:“ 感谢陪伴我的老师、同学、朋友,感谢孕育我的母校,我将终生难忘。”

而对于即将到来的基层工作,李世豪期待着并相信,只要能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激情!

高克臣  

高克臣:无惧压力,砥砺前行

高克臣是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外包)专业1601班的学生,本科四年共获得5次“三好学生”称号,获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曾获第六届山东省高校机器人大赛一等奖,2019年11月初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京东集团实习,今年毕业后正式入职从事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工作。

202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了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处境下,如何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有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是我认为找到令自己满意工作最重要的一点”,高克臣说。同时他也谈到,校招是应届生找工作非常重要的途径,但个别大公司只会在少数几个学校进行宣讲,因此需要自己及时主动去搜寻、发现就业信息,并递交简历争取面试机会。

在确定毕业选择时,高克臣有过纠结。站在考研和就业的十字路口,身边很多同学决定考研,常常问他怎么还不准备考研。但他能感受到内心更想参加工作的想法,于是选择顶着周围同学都考研的压力坚持准备就业。在确定工作方向的过程中,高克臣进行了大量的试错与调整,自学python和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参加机器人实验室、学习单片机等硬件知识,开发水产养殖系统的服务器端等,最后确定了将java软件开发作为今后的工作方向。

高克臣说:“我非常感谢学院老师的教导和帮助,老师们严谨治学的精神对我的影响很大,真心希望母校能够越办越好,也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刻苦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大学四年是追梦的起点,在这四年的经历也足以成为每个人坚定的信念和无限力量,促使他们在人生路上越走越远。

庄鑫

庄鑫:热爱生活,努力向上

庄鑫,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0届级毕业生,曾获2018-2019学年国家奖学金,先后被评为2018学年山东省优秀学生、2018年山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省级优秀学生、青岛农业大学2018年度学风建设百优学习标兵、2019年度学风建设十佳自强之星。此外,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她是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山东省运动会“短道速滑”项目、山东省运动会“高尔夫”项目的志愿者……

获得“国家奖学金”让很多同学称赞庄鑫为“学霸”,这一点在她自己看来是远远不够的,争取学术上的前进,是她努力的方向,为此,她不断努力并考取心仪学校的研究生。

庄鑫的大学生活无疑是丰富多彩的,这不仅体现在她的学习方面,同样体现在她大量参与社会实践上。本科期间,她参与了多次社会实践。在谈到社会实践对她的影响之时,她首先提到了2018年的暑期支教,这是令庄鑫难忘的大学时光之一。她回忆到:“支教过程的辛苦不仅仅是我们要完成支教,更难的是我们要带给孩子们课上学不到的知识。”

“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认真且真实。”学习之余,她也没忘记个人能力的自我提升,培养写作和摄影的兴趣爱好。四年匆匆而过,如今她将继续充实自己,去往山东大学,投入到研究生的学习当中。

Baidu
作者:学生记者 祝薇 闫立民 张露今 张蕊 编辑:薛春燕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