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刚刚研究生毕业的龚丽农来到莱阳农学院,自此,便扎根中国农业电气教育和电子科研的第一线,全身心投入到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之中。2006年青岛校区建设时,她带领教学团队创立了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建设了电工电子实训中心。之后,她又主动向学校提出教师组队培养学生动手科研能力的建议,成功举办了青岛农业大学第一届电子设计大赛,从而使农业大学的学生有了参加工科学科竞赛的机会,开辟了农业大学电类专业创新教育的道路。时至今日,她用坚定有力的教学步伐,改变着人们对农业院校工科教学质量的异样看法。她就是机电工程学院的龚丽农教授。
勇于创新,形成独特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做为专业负责人,她意识到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能够培养出具有竞争优势的学生是专业负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她经常利用假期到用人单位了解情况、征集意见。并经常组织教学团队研讨教学改革方案,创立了“基于SEPI模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龚丽农教授针对农业电气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提出了大学生培养的新模式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若干途径,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理清了思路,以加强工程实训、4年创新课程不断线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从第二学期开始,每一个学期都有对一种能力的训练,通过开设系列工程实训课程,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工程认知能力、工程实验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实施能力,体现了能力训练的渐进性和不间断性。比如,提前开设与专业领域相关的便于学生开展创新设计的选修课程“电子系统设计”、“电子线路设计”等,从实际的应用中引导学生应该学好这些课程,引导学生及早进入实验室开展科技作品制作、创新立项等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兴趣,也提高了学生专业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勇于创新,摸索出了一套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创新实验室和电工电子实训中心为依托,多模式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面向本科一、二年级学生开放实验,初步建立对工程和科技的认识,激发学习动力,尽早安排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培养创新意识。面向本科三、四年级学生重点引导学生创新立项、参加科研课题、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等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该系列课程以作品为主要考核依据,安排一定的课时比例为方案设计与讨论学时,引导学生从简单作品制作开始,让学生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教师与学生通过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教学过程。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手册等自我吸取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学生从大一时的创意焊接作品、家庭照明线路设计到大二时的循迹小车、智能娃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该系列课程的设置极大提高学生对专业课学习兴趣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躬身教研,育人育学慎先行
龚丽农教授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到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科研比赛中有所收获。每次学生在比赛中取得了佳绩,她都会像孩子一样开心。但在平时,她对学生要求是极其严格的。她说:“作为一个老师,一定要对学生负责。我不怕学生因为我的严厉而不喜欢我,我最怕的是他们因为老师的不负责任而学不到东西,得不到收获。”朴实的话语里,是一颗责无旁贷、精益求精的心。
“我不仅要求我的学生有自学能力,更要求他们要有团队精神,一个人开始的想法只是个雏形,但与他人交流沟通后,就可能成为一个发明或者创新,这就是团队,人员之间必须相互扶持,才会共赢。”在做课题设计或比赛项目时,她要求团队所有学生都动手参加,明确分工又密切配合,她绝不允许任何一个学生在团队里混证书、混荣誉。龚丽农教授在传道授业的同时,自始至终都秉承她的育人宗旨。而学生也在她的带动和鼓舞下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优秀。“龚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有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态度,不管是科研还是学习,要有主动性,不能被动。这些话一直激励着我不断进步。”2012级电气化2班的张建说道。
龚丽农教授是个精力充沛的人,她的课堂更是充满活力,给人一种饱满的精神力量。工科专业课都是极难、极复杂的,她却可以把枯燥的电路讲得生动,把复杂的问题讲得通俗化。她会利用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的一些经验和工厂实践的所见所闻,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发散的思维看待问题,真正把所学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以此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2011级电气化1班的张爱春说:“龚老师上课就好像是在传授某种能量,特别有激情,上她的课想睡觉都难。”
从教几十载里,龚丽农教授尽职尽责,精益求精。她爱着自己的学生,爱着自己的事业。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她走得坚定,走得果敢。
涉人处世,收获感想悟人生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龚老师在学术上有着颇多造诣,但她为人谦逊,低调处事。她特别喜欢与学生交流,总是认真听取每个学生的言谈和感想。学生生活、学习上遇到问题过来找她,即使再忙她也会先放下手头的工作,以学生为主。学生们对这个整日充满活力的老师更是敬爱有加,“在我们实验中,每当同学思路不解,遇到‘瓶颈’的时候,她总能很快的找到方法,老师的跳跃思维和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令我们这些小青年都很佩服。”学生李经纬说道。
“大学四年,你是想像金子一样发光还是要像沙子一样被淘出去,这就贵在你要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老师只能把你领进一个门槛,可以引导,但只能授之以道,真正的修行还是要靠自己。”她希望自己的学生在经过大学4年的洗礼之后都能变成金子,都能在社会上发光。所以,她不仅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更注重他们自身素养的形成。授业的同时她还会教给学生一些做人的道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是她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她告诫学生要实事求是,踏实勤奋,不断反省和督促自己,使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无论是同事还是学生,大家都很喜欢龚教授,她的诙谐幽默、乐观开朗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大家最喜欢和龚教授聊天,喜欢感受她身上的活力和无穷的正能量,而她也总是乐于把这种正能量和爽朗的心情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她说:“我是快乐的,把这种快乐传递给身边的人就会变成大家的快乐。”她用自身的力量感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每个人的世界里都有阳光的笑。“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是自己选择,自己努力,她认定的事就没有放弃过,对别人来说岁月不饶人,可她却越活越年轻,永远都像个充满活力的孩子。”说起龚丽农教授,实验室同事李娟老师认真地说道。
为学不易,做人更不易。龚丽农教授却做得令人折服。这样一个秀外慧中的女性,在青岛农业大学农电科技的领域里开辟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孜孜矻矻,她用顽强的体魄坚持奋战在教育科技事业的第一线。她用信念和执着,指引着无数学生的道路,也使自己在科研创新的路上愈走愈坚!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