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兽医行业的广袤天地间,以科学为翼,以仁心为舵,守护动物生命健康的绿色防线,绘就畜牧业发展的底色。在这片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领域里,专业与奉献共同铸就了动物健康的守护者。潘青教授深耕禽病防控沃土,聚焦疫病防控检测新技术和新型联合疫苗创制,用科技之光助力我国家禽绿色健康养殖,以实际行动投身乡村振兴战略。
潘青,博士,青岛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岛农业大学“特支计划”拔尖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项目8项,主要研究成果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Emerg Microbes Infect、J Virol等SCI论文23篇,获得新兽药证书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9件,获批农业行业标准2项。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编辑委员会青年编委、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分会理事、中国兽医协会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家禽疾病诊疗分会委员等。
禽病防控创新路,笃志钻研共前行
潘青教授所在的禽病防控创新团队,专注于家禽、水禽病毒性传染病防控研究。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是新型家禽、水禽病毒病新型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禽用联合载体多联多价疫苗开发、禽重要病毒致病机制等研究。通过病毒基因编辑等创新性科研手段和技术,开发新型禽用疫苗,致力于减轻疫苗负担,提高家禽免疫力,推动家禽绿色健康养殖。在科研实践中,团队积极促进产学研融合,与山东信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诺安百特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深度技术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禽病防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家禽养殖业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防控手段,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近年来,潘青教授团队针对家禽、水禽病毒病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血清4型禽腺病毒感染引起的禽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自2015年在我国突发流行,给我国家禽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鉴于疫情的新发性,检测方法匮乏且不统一,潘青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成功建立了I群禽腺病毒通用PCR检测方法、4型禽腺病毒特异性PCR检测方法、4型禽腺病毒特异性qPCR检测方法、I群禽腺病毒ELISA抗体检测方法等多种高效、准确的抗原、抗体检测方法,为新发疫病的有效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国内对于禽腺病毒的研究相对较少,诊断和检测方法匮乏且不统一,潘青所在团队将该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qPCR检测方法、抗体检测方法等技术方法进行标准化,制定农业行业标准1项,为禽腺病毒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潘青教授深耕兽用疫苗研发领域,始终坚持以畜牧兽医临床生产实践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开发既安全有效又经济实惠的疫苗产品。“一位兽医科研工作者,如果终其一生能够研发出一种被老百姓广泛认可和使用的疫苗,那么他就是成功的。”他深知,在疫苗研发过程中,必须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稳定性,不容任何形式的虚假。在追求疫苗品质的同时,潘青教授也非常注重疫苗成本控制,力求疫苗价格更加亲民,满足我国家禽养殖业的实际需求。
“科研不仅要高精尖,更要接地气,让成果真正服务于民。”这是潘青教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行动的指南。他首次建立了新发血清4型禽腺病毒反向遗传操作平台,鉴定了其毒力基因和复制非必须基因,为载体疫苗开发奠定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潘青团队进一步开发多联、多价载体疫苗,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市场潜力巨大,同时与多家企业达成横向开发合作,助力科研成果的落地和产业化。
启迪心智育桃李,探索创新谱新章
在教学育人方面,潘青秉持开放创新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在疫苗研发中积极创新,勇于探索交叉学科领域,运用新型材料、佐剂和载体等先进技术,以提升疫苗效果并降低成本。只有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打破传统技术束缚,才能为疫苗研发领域注入新的活力,为更多老百姓带来健康和福祉。
潘青坚持“习惯成就科研”的理念,从学生初入实验室就注重他们的规范培养,强调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他引导学生从零开始,逐步养成严谨的科研习惯,比起发表论文,建立扎实的科研习惯更有长远的重要性。在他的指导下,学生们逐步形成了严谨的科研态度和方法。
同时,他认为学生们只有拥有活跃且富有创造力的思维,才能敏锐地发现新问题并提出独到见解。对于学生们提出的合理科学假设,潘老师总是给予全力支持。学生说:“跟着潘老师学习,我们觉得他真的很理解我们,总是鼓励我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支持我们勇敢地去尝试,让我们觉得很有底气去探索。”他常说失败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每一次尝试无论成功与否,都是宝贵经验的积累。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尝试,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实验的本质,逐步掌握科研的精髓。
以智慧为钥,以钻研为梯,潘青教授不仅在科研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科研为民、教学育人的崇高使命。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